ofo与摩拜会怎么过冬?
2017年中秋节前夕,共享单车双寡头ofo与摩拜合并谈判已然开启的传闻再次不胫而走。这被媒体与ofo投资者在9月的相关谈话联系起来。
根据凤凰科技讯9月23日消息:
“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金沙江创业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谈到了目前共享单车市场的格局,他认为目前共享单车整个行业的格局已经定型,摩拜和ofo两家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95%的份额。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朱啸虎的另一个身份那就ofo的投资人,当谈及到盈利问题时他认为,虽然两家公司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但依旧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运营,想盈利两家合并才有可能。至于是谁成为最后的最大赢家时,朱啸虎说这对资本来说并不重要。”
(凤凰科技:《ofo投资人朱啸虎:摩拜和ofo合并才有可能盈利》,2017年9月23日)
但是,随后媒体又先后报道,ofo表示对合并传闻“不知情”,摩拜表示“没考虑合并”,ofo投资人朱啸虎表示:“投资人都在休假,享受生活,哪有那么多谣言。”
可是,鉴于滴滴收购快的,滴滴收购优步时,都曾经历过“否认、有否认、再否认后,突然承认”的过程,因此仍然还是会有不少人怀疑两大共享单车存在合并的可能性。
美联储缩表在即,不少投资者会有重新配置资产、分配投资风险的急切需要。加之,中国即将进入冬季,北方共享单车的使用率和维护成本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严重影响,因此确实不排除在2016年9月就急于“在三个月内”一决雌雄的ofo投资人会急于套现离场。那么,在短期内上市无望的情况下,ofo投资者想尽快套现离场就只能选择:
要么推动ofo与摩拜合并;
要么由滴滴或支付宝收购其股份;
要么把股份转让给那些相信ofo与摩拜迟早会合并,或者ofo迟早会被滴滴、支付宝收购的其他投资者来当接盘侠。
但是,笔者仍旧坚持以往的观点,认为摩拜与ofo并无形式上进行合并的必要性,理由如下。
第一,ofo与摩拜是近亲
ofo的主要投资者是滴滴,而滴滴的主要投资者是腾讯。那么,早在2016年夏秋,腾讯投资了摩拜,滴滴又投资了ofo之后,ofo与摩拜就已经成为了近亲。只不过这样的投资行为依据《反垄断法》,尚未达到《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中的申报标准,商务部也没有依据前述规定的第四条,依据职权主动开展反垄断调查罢了。
对此,笔者已经在2016年10月20日发表在澎湃新闻网上的《ofo摩拜单车的合并预言与中国式的从“0到1”》中讨论过了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45992 。
第二,ofo与摩拜开展竞争的余地有限
一方面,ofo与摩拜虽然表面上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最终都有着腾讯的参与,所以很难开展让双方投资人和投资人的投资人都难以容忍的激烈竞争。
另一方面,在盈利模式缺乏、盈利前景不明朗、运维成本高昂的背景下,在租金或押金上开展价格竞争的余地也很小。
因此,可能存在的竞争也只能是在单车投放规模、以及技术上、效率上、差异化产品、长尾效应以及服务上的竞争。而在这些方面,双方正在逐步趋同。
第三,通过合并后提高租金来实现盈利仍旧是一厢情愿的设想
考虑到
滴滴快的合并两年多、
携程整合艺龙去哪儿网两年多、
滴滴优步合并一年多后,
商务部至今都没有公布任何一个国内互联网巨头直接参与或支持的大型并购案的反垄断调查结果,
所以很难预期,《反垄断法》会成为投资者推动ofo与摩拜的最大障碍。
更何况涉案企业目标估值40亿美元,相关投资者也有足够动力和支付意愿来请国内知名学者支持该项合并,一如以往滴滴收购优步中国业务后见诸报端的许多学者观点,以及在反垄断执法部门非公开地征求意见时一些学者的主张那样。在他们看来,面对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并购,反垄断执法机构“等一等,看一看”,任由其生米煮成熟饭,而不是让该案当事人像其他行业的企业那样,先等一等、看一看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审查,再实施可能危及市场竞争环境和消费者利益的并购。
因此,投资者也会很容易憧憬着,通过推动ofo与摩拜合并来降低单车投放与运维成本,甚至提高租金或押金,来争取盈利的可能性。
但实际上,共享单车用户对单车租金和押金的敏感度普遍较高,所以在ofo与摩拜的租金或押金上涨过快、过高时,即便其他共享单车企业都倒闭了,或者供给量难以及时满足价格敏感用户的需求时,这些价格敏感用户可能也还是会考虑选择走路或者拼车等其他替代出行方式。
固然,这并不意味着ofo与摩拜合并不能带来高于目前水平的利润回报,而且可以预见能够轻松地满足假定垄断者测试中的5%至10%的涨价水平。但由于价格基数低,因此即便是租金上涨15%至30%,恐怕也难以起到在一年四季都保障共享单车足以盈利的水平。
也不排除政府或企业会对劳动者使用共享单车给予补贴,从而促进城市环保。但这样的补贴数额可能很低,且在冬季的北国,也很难起到刺激劳动者骑车上下班的效果,帮助共享单车行业在冬季实现全国范围的盈利。
第四,ofo与摩拜对腾讯与蚂蚁金服的长尾价值使合并显得不必要
在ofo成功引入滴滴创始人程维的老东家支付宝投资ofo后,ofo已经成为支付宝线下推广的一个载体。无论是老人、孩子,无论中国人还是在华外国人,无论是为了图个方便,还是为了时髦,要使用满地的小黄车,使用支付宝都会成为他们将来在移动支付中的备选。这对于被微信支付紧紧追赶,甚至已经反超的支付宝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人们甚至可以大胆畅想:
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就是在现在,
习惯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中国游客、在华外国游客或外派外驻人员会在自己所在的那些外国城市发现ofo和摩拜单车的投放,尤其是他们有在这些城市打开支付宝和微信应用时。而只要他们愿意付更多钱,甚至可以有人送车到指定地点。
而就在这样的城市,当地居民也会开始慢慢尝试使用ofo和摩拜,并因此而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的海外版本或者他们在当地投资的同类应用软件,再通过应用内的分享优惠券等操纵,帮助微信与支付宝的海外拓展,无论是在欧美澳,还是在亚非拉。
只要有这样的愿景,那么马云旗下的蚂蚁金服在主推支付宝的同时,又怎么会让腾讯独享ofo与摩拜呢?
第五,不合并,ofo与摩拜单车也已具有先后小幅提价的能力
在北国进入冬天后,ofo与摩拜单车的竞争对手们的日子恐怕会更难过了。ofo与摩拜单车也同样会出于成本考虑而减少单车投放。那么,考虑到
双寡头格局已定,
用户增长速度将大幅放缓,
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踏青时,
即便两家没有正式联姻,
消费者再想骑共享单车,
恐怕都会遇到租金小幅上涨的现实了。
而这就会像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2016年起先后按同样费率收取提现费用,
而反垄断执法机构至今也没有对两大寡头的协同涨价展开反垄断调查一样,
广大ofo和摩拜单车用户
恐怕也将已无奈地接受这样的收费了。
(相关讨论参见笔者:《金融业反垄断执法难,从支付宝提现收费谈起》,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8257)
综上,
无论ofo与摩拜是否合并,
无论ofo与摩拜是否会上调单车租金,上调多少,
都是互联网巨头腾讯与蚂蚁金服之间的事,
甚至可能是已经在一年多前就已谋定的事了。
在《反垄断法》短期内难以发挥实效的背景下,
享受到共享单车便利的普通消费者,
共享单车的创业者和上下游从业者,
甚至投资共享单车行业的投资者,
都已成为无法左右“格局”的“局”内人了。
欢迎扫码关注:绍耕的竞争法冷思考
更多专题
1
对互联网业并购案,反垄断审查应更多“谦仰“,还是拿出责任担当?
2
苹果到底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3
银行业反垄断?会动真格的吗?谁会是第一个被罚的?